春季食菜的養生原則二——因地施膳 春季食菜的養生原則三——少
春季食菜的養生原則三——少葷多素
針對春季的氣侯特點及其對人體的影響,春季飲食養生在選擇及食用菜肴時, 除了要考慮“春季養陽,重在養肝”、“省酸增甘,以養脾氣”等大原則外,還需春季食菜的養生原則。
少葷多素
《黃帝內經》中還提到飲食要“養助益充循自然”,即“五谷為養,五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菜為充!逼渲械摹拔逍蟆敝隔~、肉、蛋、奶等動物性食物,這些食物能增進健康,彌補素食中蛋白質和脂肪的不足,可與植物性食物合理搭配食用;“五菜”指各種蔬菜,它們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,而豐富的膳食纖維更能幫助“疏通壅滯”。
春季養生菜肴,在葷與素的搭配上需要掌握一個原則,就是應盡量做到少食葷菜,多吃素食。這里涉及一個“酸堿平衡”的概念。正常成人血液酸堿度應該呈弱堿性,pH值為7.35—7.45,如果能保持在這個水平,對健康是有好處的。然而,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,冬天及春節期間又大魚大肉地猛吃,酒類也飲用較多。這些酸性飲食攝入過多,再加上缺乏運動,容易造成身體內血液的成分傾向于酸性,這容易使血液變得黏稠,使血液循環惡化,新陳代謝功能就降低了。偏酸性的內環境容易使人感到疲勞、煩躁、肥胖、精力不足、動作遲緩和整體健康水平下降,這對春季養生是非常不利的。所以,春季菜肴應以素食為主,以葷食為輔,使身體內的酸堿度保持平衡。
春季食菜的養生原則二——因地施膳
針對春季的氣侯特點及其對人體的影響,春季飲食養生在選擇及食用菜肴時, 除了要考慮“春季養陽,重在養肝”、“省酸增甘,以養脾氣”等大原則外,還需春季食菜的養生原則。
因地施膳
不同地域的人,會有不同的口味和烹調方法,正所謂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”。例如,草原居民多吃肉和奶,熱帶居民多食果和菜。哪怕同樣一種食物,種在不同的土地上,為不同地域的人所食,起到的效果也可以大相徑庭。晉朝張華的《博物志》記載:“東南之人食水產,西北之人食陸畜,食水產者,龜蛤螺蚌以為珍味,不覺其腥臊也。食陸畜者,貍兔鼠雀以為珍味,不覺其膻也!边@說明一個地區的飲食觀念是同當地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的!饵S帝內經·索問》說:“天食人以五氣,地食人以五味!薄端臍鈹z生圖》也說:“天以五氣養人,地以五味養人!
不僅各地的飲食口味有所不同,而且這種口味與居民的身體健康也有很大關系。所以,雖說有春日應“省酸增甘”一講,但也不必千篇一律。我國在飲食習慣上早有“南甜、北咸、東辣、西酸”之說,這充分體現了我國飲食在結構調理上的地區差異。時至春季,我國北方地區氣溫還比較低,因此北方人的飲食中可多一些脂肪和蛋白質;而南方地區氣溫就比較高了,雨水開始增多,因而比較潮濕,居民需多喝菜湯、稀粥,食物以植物類為主。
講到飲食的地域區別,不得不提到現在日漸增多的西餐食品。古老的陰陽學說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淵源,中國人的飲食追求是“美味享受,飲食養生”;而西方的飲食文化比較看重身體對食物的營養需求,而味道則是次要的。如果煎燒蒸煮會造成營養損失,那就半生不熟,甚至干脆生吃,因此我們看到的西餐多是血水流淌的牛排、烤肉,生魚、生蝦、生菜葉拌沙拉。這對習慣了煮燉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的中國腸胃來說,是十分不適宜的。因此,春季的養生菜肴最好遠離西餐,而應以中餐為主。只有因時、因地、因人施膳,才能真正達到養生保健、去病延年的效果。
- ·春季養生多吃五種菜
- ·春困制勝三法則 9種不同體質春季養生
- ·春季易患皮膚病的種類 飲食方面少吃發物
- ·春季食菜的養生原則三——少葷多素 春季
- ·春季食菜的養生原則二——因地施膳 春季
- ·春困怎么辦?嘗試閉目養神十幾秒 春季解體
- ·春季5月份飲食禁忌 春季食菜的養生原則一
- ·驚蟄時節要防“春困” 春困秋乏夏打盹
- ·春困怎么辦?擺脫春困喝3款花草茶 “春困
- ·春困來襲?緩解春困多吃高蛋白含鋅含鉀食
- ·春季如何趕走“春困” 對付春困有何妙招
- ·春困或是6大疾病癥狀 春困來襲
- ·緩解春困方法:木棉花、扁豆、鯽魚等食材
- ·濕氣大易春困 別把脾虛濕與盛肝火旺當春
- ·為什么你會春困?春天老犯困小心7種病 春
- ·春季素食養生 椿芽豆腐餅